【主持人】
各位网友,上午好!由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和张家港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张家港市人民政府网“港城会客厅”网络直播在线访谈栏目又和大家见面了,感谢各位的参与和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专门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近年来,张家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我市工业体系完备、规模企业集聚、产业配套齐全优势,不断补齐技术短板、拉长优势长板、锻造未来新板,正逐步形成具有港城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市工信局局长王希、市财政局副局长徐牡丹,为大家讲解我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及成效。
【主持人】
王局,您好,欢迎您做客我们《港城会客厅》。
【市工信局局长 王希】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徐局,您好,也欢迎您来到《港城会客厅》。
【市财政局副局长 徐牡丹】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
王局,今天我们访谈的主题之一是“工业领域设备更新”。那么,首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下什么是“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市工信局局长 王希】
好的,主持人。2024年4月,国家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软硬件一体化更新,开展先进设备更新、数字化转型、绿色装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四大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通俗讲,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是指工业企业通过淘汰、替换、升级或改造现有生产设备,引入技术更先进、效率更高、能耗更低、智能化程度更高的新型设备,以实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排放、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
【主持人】
好的,那么,王局,在国家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背景下,上级有哪些资金政策支持工业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呢?
【市工信局局长 王希】
当前,国家、省和苏州都在大力推动设备更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国家层面主要有2个,一个是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一年申报一次,项目需符合重点方向且规模达到2000万元以上,奖补标准不超过项目规模的20%;另一个是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贴息,项目规模需达到200万元以上,贷款期限不得低于1年,年利率1.75%。另外,企业还可申请1.5个百分点的中央财政贴息。省级层面主要是制造业贷款财政贴息,省内制造业企业或者专精特新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设备购置与更新,可获得2个百分点贴息支持;通过中央财政贴息的,可获得2.5个百分点贴息支持。苏州层面主要是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有效投入,项目设备投入需达到5000万元以上,按照设备投资额5%给予奖励。
【主持人】
好的,接下来想问下徐局,我市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的成效如何?
【市财政局副局长 徐牡丹】
好的,主持人。在争取设备更新相关的上级资金方面,我市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主要有以下五块资金:第一、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两重两新):2024年,我市共有15个项目获得8.3744亿元,其中涉及企业奖补的有8个项目,金额达1.4689亿元。第二、中央制造业相关补助资金:2024年,获得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补助资金1699.9万元,这项资金用于支持工信部批复的《2024年苏州市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实施方案》中“点”“线”示范项目,按企业更新改造实际投入额给予支持;2024年,我们还获得了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5000万元。第三、江苏省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2025年获得6017万元,对重点产业技术创新、智改数转网联、产业转型升级、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领域的制造业企业设备购置和更新改造项目投入额给予一定支持。第四、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补助资金:2025年获得162万元(2023年为460万元),是对经审核列入各年全省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老旧装置更新改造清单内企业,按照企业更新改造实际投入额给予一定支持。第五、苏州市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有效投入奖补:2025年获得638.82万元,对苏州境内已取得项目备案或核准的增资扩产或技术改造的纳统项目按实际投入额给予一定支持。
【主持人】
好的,那么王局,我们张家港本级对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又有哪些资金支持呢?
【市工信局局长 王希】
张家港本级的支持主要依托于《张家港市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中的工业技改投入奖补。申请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设备和软件不含税投资额达到500万元;二是在申报前一年纳入国家固定资产统计库;三是项目已经竣工且投产时间不超过一年。奖补比例方面,不超过设备和软件投资额的8%,这里的投资额是不含税的。同时有两点需要注意,一个是单个项目得分上限60分,单个企业年度得分上限80分;另一个是环保、安全设备投入支持不享受此政策。
【主持人】
那么,徐局,请您给我们介绍,我们在工业技改投入上奖补了多少“真金白银”呢?以及我们如何通过精准激励和资源倾斜,引导企业加大工业领域投入的?
【市财政局副局长 徐牡丹】
好的,主持人。产业政策聚焦“集中财力办大事”,工业设备更新正是政策支持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第一,政策重塑突出“工业优先”。我们将原有50多个文件、400余条政策,整合重塑为产业投入、创新投入、服务业支持、人才支持、荣誉激励等5大类共74条,同时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积分制”。2024年6月,我市已完成了第二次赋分与兑现,共计赋分5888.69分,累计拨付资金4.57亿元,惠及1680个申报主体,“免申即享”占比高达81.4%。其中产业投入和创新投入类总计赋分3307.6分,占产业政策兑现的56.16%,尤其是工业技改投入一项政策就赋分2070.34分,占比35.15%。2025年8月底即将兑现,预计赋分4800分,工业技改投入占比更是超过了50%,凸显“工业优先”导向。第二,专项政策“补链强链”。针对新兴产业领域有定制化专项政策:氢能领域,2024年兑现634万元,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氢燃料电池车船购置支持等;半导体领域,对购买EDA工具、IP模块等研发设备,按费用10%奖补,对相关服务使用、代工承接等按营收或费用奖补,2024年总计兑现910万元。2024年政策兑现排名靠前的单户企业多为新兴产业链企业,譬如新能源企业的国富氢能兑付了235万元;特色半导体企业的锴威特兑付了389万元、多维科技兑付了474万元。第三,积极培育“智改数转”。近年来,我市在“免费诊断+工业技改投入+贷款贴息+人才引进+示范奖励”等方面发力。近四年,“智改数转”资金累计兑现8.33亿元,实施项目4283个,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动态全覆盖。
【主持人】
徐局,我们注意到近期我市打出了财金联动的“组合拳”赋能工业设备更新,那么我们财政部门如何通过普惠金融、贴息担保、转贷对接三大举措,降低企业更新设备的资金门槛?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有哪些创新性支持?
【市财政局副局长 徐牡丹】
第一,普惠金融“扩面降本”。通过“财政+金融”组合拳,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小微科创实体,出台了《张家港市普惠金融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2023年整合了2亿元普惠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按“1+N”模式运作,涵盖小微贷省市合作产品及科技贷等市级子产品;今年小微贷利率上限降20个基点,平均利率3%,推行“随借随还”,提升用款灵活性、降低融资成本,累计发放小微贷102.9亿元,覆盖1360家企业。第二,贴息担保“精准滴灌”。中央财政将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比例提至1.5%,我市35家企业132.6亿元贷款需求纳入支持;省、市、县三级财政对制造业“智改数转”贷款叠加贴息,可以和制造强省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补助同时享受,2024年为22家企业减负2272万元。“设备担”政策扩大覆盖范围,80%担保费补贴“免申即享”,目前我市落地贷款7608万元,获200万元省级补贴,高效响应企业设备更新资金需求。第三,转贷服务“快车道”。用好苏州市20亿元转贷资金政策,建立工作机制,完成24笔转贷业务合计1.9亿元,执行7天使用时限、日费率万分之三标准。通过“征象系统”自动推送企业融资需求至银行客户经理,并依托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政策,推动转贷需求与银行信贷精准匹配。
【主持人】
王局,除了刚才介绍的通过资金支持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外,我们张家港还采取了哪些行动帮助企业呢?
【市工信局局长 王希】
作为工业企业的娘家人、店小二,我们工信局坚持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全力提振企业加强设备更新的信心和动力。一方面,牵头制定《支持工业企业增资扩产实施方案》《张家港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明确设备更新方向、支持政策,重点实施三项行动,在技术引进、供需对接、政策奖补、资本支持等方面下功夫,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另一方面,制定滚动更新优势产品清单、设备需求清单、融资需求清单等3张清单,不定期组织开展“‘益’企焕新”系列工业领域设备更新融资对接、政策宣讲、供需对接等活动,目前已近30场,全力扩大政策知晓面,强化项目储备,鼓励企业投资积极性。
【主持人】
好的。通过王局、徐局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市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下面,请王局给我们介绍下,我市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取得了哪些工作成效?
【市工信局局长 王希】
好的,主持人。今年以来,我们工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明确的“4+4+N”产业体系发展最新部署,正在开展产业体系研究。帮助沙钢积极对上协调,开展无取向硅钢产业链上下游供需对接会;组织申报国家钢铁行业规范企业3家;稳步推动扬子江化工园区作为省级化工园区单列;先后召开高端纺织产业发展大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大会,分别制定出台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高端纺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个千亿级产业发展目标。同时,还承办了全省氢能产业创新合作对接会,组织参加苏州市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大会等。
【主持人】
好的。那么,王局,我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呢?
【市工信局局长 王希】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做好“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篇文章,不断推动张家港制造业向更高端、更先进、更智能、更绿色的方向迈进。传统产业方面,推动冶金新材料产业链龙头企业优化产品结构、节能降本增效;加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配合,积极创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智能高端装备产业链,制定目标、研究路径、策划活动,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产业规模跃升至千亿规模;高端纺织产业链坚持“三化”导向,实施“三品”战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新兴产业方面,完善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布局,精心组织轻量化产品供需对接会等产业活动,持续保持发展强劲动能。未来产业方面,有序布局氢能、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实施《“人工智能+制造业”工作方案》,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
【主持人】
那么,徐局,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环境下,我们市本级是如何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呢?
【市财政局副局长 徐牡丹】
党政机关落实过紧日子的要求,正是为重点项目腾出更多保障空间,主要通过四个方面的举措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首先,在预算安排上,严控行政运行经费、压缩不必要开支,节省资金优先投向重点项目。第二,在项目安排上,深入调研并统筹各部门产业项目,避免重复建设和投入分散,确保资金精准投向企业急需领域,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第三,在资金使用上,建立严格审批流程,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依据绩效评价结果调整后续投入,提高使用效率。此外,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参与,通过财金联动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活水。通过这些举措,在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的同时,扎实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确保每笔钱花得合理高效。
【主持人】
刚才,王局和徐局为我们详细解读了我市在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效等内容,接下来进入网友互动环节,我们选择了一些问题现场解答一下。这位网友是一家企业的项目申报人员,他们企业准备申报智能工厂,但是听说智能工厂的认定与往年有些不同,他想问,智能工厂的申报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请王局解答下。
【市工信局局长 王希】
好的,主持人。2025年1月,江苏省工信厅正式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工厂申报工作的通知》,开始按照工信部智能工厂梯度建设实施方案,采用国家的智能制造场景参考和建设要素条件,进行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认定,原省智能工厂、车间均不再认定。下面,我具体说一说各级智能工厂的认定方式。
基础级智能工厂由企业自评自建,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价水平需达到二级及以上,且数字化转型通用评估自评得分高于60分;先进级智能工厂由省工信厅认定,在自评为基础级前提下,数字化转型通用评估自评得分需高于70分;卓越级智能工厂由工信部认定,在获评先进级前提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价水平需达到三级及以上,且数字化转型通用评估自评得分高于80分;领航级智能工厂由工信部公布名单,在卓越级前提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自评价水平需达到四级及以上,且数字化转型通用评估自评得分高于90分。
【主持人】
这位网友是一家小微企业的负责人,特别关注融资方面的问题,他想问,我省新出台的“小微贷”工作方案(2025-2027年)有哪些亮点?这个问题请徐局解答下。
【市财政局副局长 徐牡丹】
好的,主持人。这次省级“小微贷”升级,是财政金融协同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举措。核心就是三句话:门槛更低、成本更省、效率更高。第一,门槛更低,让更多企业“够得着”。按“两无四有”,即无需抵押质押,有订单、现金流、规范财务、正常纳税就可以受理,重点倾斜“首贷户”和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同时明确纳税D级、环保红牌、失信被执行人等五类企业不予支持。第二,成本更省,为企业“减负担”。利率最高不超LPR+80个基点(当前约3.65%);担保费率年化0.4%,省财政补贴50%后企业仅承担0.2%。第三,效率更高,促资金“快到位”。建立“见贷即保”机制:合作银行15天内完成审批,融资担保机构免尽职调查直接承保。我市企业可通过“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基金服务平台”一键申请,实现“无纸化”,流动资金需求可办“无还本续贷”,避免断档。
【主持人】
这位网友是一家企业负责人,他们企业非常注重绿色发展,他想问,零碳工厂的申报要求是什么样的?我们市里是否有相关的政策支持?这个问题请王局解答下。
【市工信局局长 王希】
好的,主持人。江苏省零碳工厂可以看作是绿色工厂的进阶版,申报企业必须是在已获评省级或国家级绿色工厂的基础上,运用非化石能源、节能增效、工艺流程再造、资源循环等多种方式,采用低碳零碳负碳等技术手段,实现碳排放量100%抵消,且自主减排比例需达到80%以上,近零碳工厂自主减排比例要求是达到50%以上。政策方面,现行的《张家港市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对零碳工厂的支持力度是不超过30万元。
【主持人】
来看这位网友的问题。这家企业刚刚获得苏州市制造业企业增资扩产和技术改造有效投入项目的奖补,他听说这个政策要求县市配套,想咨询一下我市的配套资金会在什么时候到位?这个问题请徐局解答下。
【市财政局副局长 徐牡丹】
好的,主持人。今年我市有5家企业获得苏州有效投入奖补资金,共计638.82万元,我市需配套的资金已纳入配套政策体系,预计明年上半年全部拨付到位。
【主持人】
刚才,王局、徐局详细解答了网友们关心的一些问题,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期访谈活动到此接近尾声,感谢网友朋友们的踊跃参与和大力支持,也感谢两位领导来到我们的港城会客厅做客,我们下期再见!